-
辛芷蕾一句“我,鹤岗人”把没落煤都推上热搜,城市翻红比影视剧还快。
鹤岗的衰退与翻红,恰好构成一幅“资源诅咒”如何被个人IP稀释的样本。
煤矿熄火,经济失速,人口外流,这条老路东北许多小城都走过。
此刻站出来的是一名女演员,用烤串和滑雪场当切入口,把“低价买房”的梗升级为“高性价比生活”,精准打中三线青年、文艺打卡族、滑雪初阶者三条受众链。
内容逻辑简单:先给鹤岗一个具象符号,再把符号嫁接到体验场景,最后用明星信用背书。
辛芷蕾只占事件30%,作用却是把城市品牌从B2B招商变成B2C种草。
更深层的观察是“小城营销2.0”。
1.0版本靠官方拍宣传片,2.0版本由原生明星返乡做导游。
官方基建铺底,明星流量点火,短视频平台放大,这条链路成本低、反馈快、易复制。
鹤岗试验证明:只要产品端有真材实料(雪场、烧烤、房价),流量不会沦为泡沫。
城市转型不再只是产业升级,更是叙事升级——把工业记忆翻译成消费语言。
下一步悬念在于,当热度退潮,鹤岗能否把“来过”变成“留下”。
评论区聊聊:如果是你,会为了滑雪烧烤低房价去鹤岗待三个月吗?举报
